首页=>加油站=>精彩文章=>老人的斧头 |
|
|
老人的斧头 |
www.51study.net 2004-10-24 22:36 来源:群仁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|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【评论】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|
|
苏格拉底的名言,认识自己是美德。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,认识自己善用自己的宝贝资产,使它成为核心专长,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。然而,你认识自己吗?你知道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甚么吗?你的伙伴认识他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甚么?你的组织的团队认识自己最宝贵的资产又是甚么?身为领导者的你,要如何启发他们的认知与发展? 在山边的小镇,住着一位老人,一生贫困、孤苦无依,只有依靠伐木维持生活,唯一的财产就是跟随他几十年的斧头。 有一天,一位从外地来的商人,无意间看见这位老人的斧头,眼睛忽然间一亮,看出这把斧头乃是世间难得的宝物。很可惜的是,这把斧头辈老人拿去劈薪砍材,已经磨损了一大半。尽管如此,这位商人还是对老人说:「老伯伯,你这把手中的斧头能不能卖给我?」 「别开玩笑了,这把斧头是我吃饭的家伙,我要用它伐木劈材,维持三餐呀。」老人很快的回答说:「如果卖给你了,那我下半辈子要靠甚么吃饭?」 商人坚持的说:「那我用一百匹的锦缎和你交换,好吗?」 老人以为这年轻人与他开玩笑,心理很不舒服,就不搭理他。而商人却以为开出的价码还不够,就继续追加:「老伯伯,你是不是嫌我给的太少了?那我就付给你两百匹吧。」 老人听了很生气的对年轻商人说:「我现在正在忙着,你却在这里纠缠浪费我的时间。既然是跟我开玩笑,何必在这里浪费这么多时间呢?」 商人看见这老人如此的不高兴,以为所开的价格还不够,就马上改口说:「那五百匹!五百匹好吗?」年轻人用认真的态度继续坚持着,老人却突然忧伤的哭起来了。 「老伯,你不要再哭了。」商人以为这老人舍不得卖斧头,就安慰他说:「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,我再加到一千匹好啦。」 老人听了,更伤心的哭着说:「太多了,实在太多了!只是这几十年来,我竟然不知道宝物在我手中,还用它每天伐木砍材,使这么宝贵的东西磨损了大半截,叫我怎么不伤心呢?」 发掘自己的宝物,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,为甚么老人反而是悲伤呢?他悲伤的是甚么?是宝物的磨损大半?是自己没有认出宝物的能力?还是自己的无知,不知道宝物的价值贡献何在? 年轻的商人如何认出宝物的价值呢?是因为跑过各地经商,见多视广?是因为有专业的鉴别能力?他又是如何知道这世间难得宝物的价值呢?甚么原因让他那么爽快的由一百匹锦缎增加到一千匹呢?是太过喜欢了?还是知道它可以产生的应用价值? 如果把时空翻回到现在的世界,「斧头」之对于现代人代表甚么意义?工作的工具?计算机?网络?技术?知识?对你而言,甚么是你的斧头─谋生工具?这些工具对你的价值何在?度三餐?还是有更大的潜在价值? 你外围有哪些人,就如同「老人」一般?又有哪些人,就如「年轻商人」一般?他们的差别何在?是甚么因素造成他们的差别?只是学经历不一样吗?工作年资不一样吗?接触范围不一样吗?学习能力不一样?还是他们的成长学习方法不一样? 如何才能认识宝物真确的价值?是由自己认知所能产生的贡献决定?还是由市场机能决定?是急急惶惶向外追求,透过别人的肯定而来?还是不断的向外学习,也同时向内省思,由肯定自己的价值而来? 苏格拉底也说,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,是没有意义的人生。反思,对发掘自己的资产与价值的作用何在?你怎么做自我的反思?如何引导伙伴作反思?如何带领团队或组织作反思? 反思,带给你甚么新决定? |
|
|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【评论】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|
|
|
|
用户名 |
评论内容 |
侠客使者 |
发现自己的才华就等于发现了财富!…… |
学习无忧网友 |
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商人就像伯乐一样发现了斧头的价值,老人一…… |
学习无忧网友 |
感觉好累,为什么全部是问号??等想通这些以后,我想我也快成老头了…… |
zhaofuyu |
商人见多识广,发现了那把斧头的价值.老头当初不知道那把斧头的价值…… |
|
|
|
|